被稱為全球最大工業博覽會的德國漢諾威工業展4月1日開幕,人工智能、5G應用等成為展會關注重點。本屆展會以“融合的工業——工業智能”為主題,共吸引全球75個國家和地區的約6500家參展商。其中,有約2600家企業來自德國,中國參展商以超過1300家的數量列第二位,意大利、瑞典等國展商數量緊隨其后。
“工業是德國的驕傲,”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展會開幕式上表示,德國大約1/4的經濟產出歸功于工業,她鼓勵德國企業勇于創新,努力在全球市場中保持競爭力,并稱“反對在德國5G建設中將某家供應商排除在外。”
《環球時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在最受關注的“5G競技場”展廳,瑞典愛立信公司展示了采用5G技術的機器人,并同汽車制造商奧迪展示了5G聯網車廠模型。今年展會還首次搭建大型5G測試平臺,在通信企業諾基亞、高通和德國工業巨頭博世力士樂的展示區,5G網絡管理下的工業機器人和模擬汽車生產車間等多項應用案例呈現在觀眾面前。美國微軟、亞馬遜、IBM、英特爾、思科、惠普等企業也悉數到場。
中國5G通信設備供應商華為的展臺受到特別關注。不過《環球時報》記者看到華為此次并未高調宣傳5G產品,其展臺重點介紹了將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解決方案結合在一起的工業4.0技術。《經濟周刊》稱,華為是全球5G技術的領先者,中國軟件企業也積極投入這場5G競賽之中。聯想、新松機器人等中企也受到關注,
除5G外,人工智能和工業安全也是展會重點。德國《焦點》周刊指出,5G、人工智能等技術密不可分,中國和美國已經在這一未來技術領域處于領先,歐洲正積極參與集中。一場“5G大戰”已經開啟。
新聞來自《環球網》